正在努力获取中...

四万万顾客

小说文学 卡尔·克劳 扫描二维码
四万万顾客
  • 书名:四万万顾客
  • 作者:卡尔·克劳
  • 分类:小说文学
  • 格式:EPUB/MOBI/AZW3
  • 时间:2025-04-11
  • 评分:
  • ISBN:9787522507347

内容简介

★“中国通”在民国的逸闻趣事

西方广告大亨传授的老上海生意经

透过民国的市井街巷、柴米油盐

窥见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和与今相通的人性

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

《午夜北平》作者保罗·法兰奇倾情推荐

◎外国人看中国,负有盛名的“中国通”经典

《四万万顾客》 是负有盛名的“外国人看中国”著述之一,作者卡尔·克劳在中国生活了25年,是老资格的“中国通”,他以丰富的经历、灵动的文笔,淋漓尽致地书写了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。本书自1937年初版后,获得英美报刊各种好评,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,被译成法文、德文等多种语言,多次重印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,来到上海的盟军士兵往往人手一本袖珍版的《四万万顾客》,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这本书。

◎广告大亨的生意经,别有参考价值的商业思维

克劳创办的广告公司是20世纪初上海四大外资广告企业之一,它在多个领域首开先河,如成功使用“摩登女郎”形象,引领民国广告业风潮;推出与商品相关的出版物,促进国人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;灵活调整促销方式使赠品适应中国市场等。丰富的案例及对顾客心理的精准研究,不仅在当时向外国人澄清了对中国的种种误解,而且在全民带货的今天,对中国卖家及买家也具有别样的启发和参考。

◎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缩影,普通人的百态生活

用战火宣泄彼此仇恨的军阀,晴天随处可见的方寸地摊,突出身材曲线的时尚旗袍,俱乐部门口候客的黄包车夫……克劳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融入本书,避开了刻板印象书写方式和自以为是的西方优越感,字里行间充满对中国和对中国人的热爱,使我们能直面民国的市井街巷、普通人的百态生活,一窥当时的社会情况和风土文化。

◎数百年来未曾变迁的人性,至今你我仍浸染其间的文化潜流

永远在你眼前忙碌的家庭苦力,总是能找到漏洞来加价的轿夫,无论产自何地必须从汉堡发货才能被认可的马掌,将每一处包装材料都能利用到的店员……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,洞悉了纷纭商品交易背后折射出的林林总总。国人的心理模式、生活理念、处事文化,在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仍未过时,读者回望过去,审视自己,将会感同身受。

◎轻松诙谐的描述+惟妙惟肖的漫画,走进你所未知的民国

全书行文轻松诙谐,语言幽默风趣,读来常让人捧腹。特别收录俄国画家萨巴乔为本书英文初版所绘的42幅插图,采用奥地利漫画家许福关于老上海的画作为封面图,惟妙惟肖,与内文相映成趣。文后附有《“临城大劫案”中的克劳》一文、克劳小传等,为正文未尽的背景做了补充,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克劳和他所讲述的那个时代。

★内容介绍

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街头,克劳公司的广告牌随处可见。公司创办人卡尔·克劳是上海滩较早开始从事广告和商品推销业务的外国商人,他将四万万中国人全都看作潜在的顾客,研究了与他们相关的方方面面。

本书中,克劳以记者独有的敏锐眼光和诙谐精准的文字,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一系列逸闻趣事:“汉堡马掌”并不都来自德国汉堡,一包十二枚规格不同的缝衣针就算作为赠品在中国也没有市场,买钱塘江的鱼付的钱可能并不包括拴鱼绳的费用,外国人心目中的“中国国菜”炒杂碎在中国却并不存在……背后折射出的一些中国文化和在中国做生意的思维方式,至今仍未过时。

作者简介

卡尔·克劳(Carl Crow,1883—1945),美国记者、商人、作家。1911年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来到上海,1918年在上海创办了克劳广告公司,较早为中国建构属于自己的广告业提供了视野。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克劳被迫离开上海,但仍呼吁各国向中国伸出援手,为中 国的抗战募捐。1945年逝世于纽约。在居住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,克劳走遍了大江南北,目睹了辛亥革命、抗日战争等大事件,采访过孙中山、蒋介石和周恩来等政界名人,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国题材的畅销书,是热情支持中国抗战事业、始终热爱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。除本书外,克劳还著有I Speak for the Chinese(《我为中国人说话》)、 My Friends, the Chinese(《我的朋友中国人》)等。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