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书名:萨哈林旅行记
- 作者:安东·巴甫洛维奇·契诃夫
- 分类:小说文学
- 格式:EPUB/MOBI/AZW3
- 时间:2024-08-16
- 评分:
- ISBN:9787208172739
内容简介
❈ 契诃夫唯一非虚构作品,被他自称为散文衣橱里的“粗硬的囚衣”,旅行文学的必读之作。
❈ 这是关于一次救赎之旅和朝圣之旅的游记,也是认识和理解19世纪俄国社会面貌、民众生活的珍贵史料。曾获得村上春树、金宇澄、迟子建等众多著名作家盛赞。
❈ 本书包含北大历史学教授罗新专门为此版本撰写的导读,以及刁绍华先生和姜长斌先生解读本书的长文。本书正文之前,收入两位译者翻译的契诃夫旅行随笔《寄自西伯利亚》,作者以诗意的笔触讲述了他去往萨哈林途中的所见所闻,是《萨哈林旅行记》的重要补充。
俄苏文学的经典之作和契诃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。1890年,契诃夫从莫斯科启程来到萨哈林岛,目的是了解当地的生活和当地人的命运。他在萨哈林岛做了详细的人口调查,了解了当地居民的家庭、劳动、思想等等情况。归来后,他写出了《萨哈林旅行记》,于1895年出版。这本书融汇了描写、议论、抒情多种笔法,包罗了丰富的一手和二手材料,并塑造了许多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,表达了作家对当地普通民众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。不仅如此,萨哈林岛的经历,也治愈着契诃夫精神上的危机,为他和更多的俄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对于社会和生命的看法。这次旅行后,契诃夫决定“生活在人民中间”。
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。
——鲁迅
契诃夫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界的花冠。
——瞿秋白
我有一个印象:每个人在契诃夫的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愿意变得更单纯、更真实、更是自己的欲望。
——高尔基
契诃夫的《第六病室》和《萨哈林旅行记》是杰作。能够把小人物的命运写得那么光彩勃发、感人至深,大概只有契诃夫可为。
——迟子建
在萨哈林岛上待的3个月期间,契诃夫采访了几千名囚犯,每天工作18个小时,用他为自己研究所印制的卡片,记录了所有的访谈细节。那里的官员十分好奇他是如何这么轻易就取得了犯人的信任,这或许是他行医生涯中所练就的能力。他用朴素的纪实风格写就了《萨哈林旅行记》,这部真实性无可置疑的权威之作。
——奥兰多·费吉斯(《娜塔莎之舞》作者,英国历史学家)
有着我以为人类小说历史上最干净最清澈眼睛的契诃夫,毫不费劲就抓到萨哈林那种独特的荒芜,直指人心深处的完全绝望荒芜。
——唐诺
契诃夫《萨哈林旅行记》我读过多遍,每一次都能听到作者的心跳。
——金宇澄
作者简介
安东·巴甫洛维奇·契诃夫(1860—1904),俄国作家、剧作家,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,与法国的莫泊桑、美国的欧·亨利并称为“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”。代表作有小说《小公务员之死》《万卡》《变色龙》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》《第六病室》《带阁楼的房子》《农民》,戏剧《伊凡诺夫》《海鸥》《万尼亚舅舅》《三姊妹》《樱桃园》等。1890年,在赴萨哈林旅行和考察后,契诃夫写出了他一生中唯一的非虚构作品《萨哈林旅行记》。艰辛的旅程、对于生活的切近体察让契诃夫决定“生活在人民中间”。萨哈林之行促成了作家在精神上和艺术上的成熟。
刁绍华(1934—2001),曾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,黑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,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。曾主编《外国文学大词典》(吉林教育出版社,1990年),译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的长篇三部曲《基督与反基督》、《村中三日:列·托尔斯泰散文集》、《狱中家书: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》等。
姜长斌(1935—2009),毕业于哈尔滨外语学院俄语专业,曾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所所长,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。主要著作有《苏联早期体制的形成》《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》等。曾译有冈察洛夫《巴拉达号三桅战舰》、列昂诺夫《俄罗斯森林》等。